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1919年5月4日,英勇的青年学生以爱国行动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宏伟的青春图画。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五四”甚至已超越了其所诞生与嵌入的历史,成为一种“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推动着无数爱国青年在奋斗中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合格答卷。
五四精神历久弥新,法院事业催人奋进。在淳朴的八九十年代,法院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青春年少,怀揣着法律梦想和法治信仰,在自己的岗位上秉公办案、一心为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司法事业,做出了光辉的业绩。他们就是资深法官。也许有人会说,资深法官不就是老法官吗?其实不然,韶华易逝,时光改变的只是容颜,却永远无法更改那些曾经因奋斗而无悔的青葱岁月。有的资深法官一辈子都在和犯罪分子打交道,无数的威胁、恐吓并没有挡住他们惩治罪犯的决心,有的资深法官一辈子在最基层的岗位上,处理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赢得百姓发自内心的感激和感谢,有的资深法官一辈子办理了无数标的额巨大的案件,却从未拿过当事人一分一毫,守着物质的清贫,无怨无悔。他们的经历无论是哪一种,都足以震撼我们这些法律人的心灵。
常常听资深法官给我们分享青春往事。他们的故事像一本本百看不厌的书,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有的如涓涓细流,温暖人心。当他们刚刚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每天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打扫卫生,第一个拿着暖瓶为同事们打来开水。当大家陆陆续续到达工作岗位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他们很多是从书记员做起,在没有电脑的日子里,手动记录着一份份完整、流畅的庭审笔录;他们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回家钻研业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他们始终坚持的学习方法,在发黄的小记录本上,写满了工作安排、心得体会、注意事项还有业务知识,每天一写,不知写完了多少本;经过不懈地努力,他们从书记员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法官,每天面对各种激烈的矛盾纠纷和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默默奉献、夙夜在公,常常带着厚厚案卷奔走在田间地头,骑着自行车前行在泥泞的乡间小路,寒来暑往,滴滴汗水见证着公平与正义。餐霞饮露,栉风沐雨,挥洒汗水,擦干眼泪,青春的经历就这样被谱写出来,没有华丽的篇章,却有触动心弦的情节,没有激荡人心的乐曲,却有悠扬舒缓的旋律。这些情节和旋律交织成一曲悠扬的交响乐,涤荡着心灵深处的每一个角落。
资深法官见证了中国法治的发展,他们更加懂得法治建设成就的来之不易。所以他们拒绝诱惑,坚守公平正义,将每一个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铁案。他们加班加点,心系群众,把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和细枝末节的事实,都当做维护天平公正的砝码。一份份手写起草的裁判文书和一宗宗发黄手迹的案卷,都是他们职业生涯鲜活灵动的永恒注释。
时代进步,让法院的工作条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急速变化的是外部环境,始终如一的应当是法院人为民司法的赤诚初心。作为法院青年一代,我们应当致敬资深法官的青春,致敬他们内心深处对职业的挚爱、对责任的担当和对法治的坚守;致敬他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实现了“功成必定有我”的作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在审判一线,捍卫着当事人的权利和法律的尊严。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法治中国的目标,我们要身先力行,忠于宪法和法律,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宗旨和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推动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五四演讲比赛一等奖 政治处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