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小案不小办】“法官+心理咨询师” 化解纠纷从“心”开始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5月25日

  近日,嘉祥法院通过心理咨询师的有效介入,使一起离婚案件当事人解开“心结”,成功在诉前化解纠纷。

  在调解靳某诉翟某离婚纠纷一案中,承办法官汤洁茹了解到,双方已经结婚五年并育有两个孩子,男方挣钱女方守家,双方聚少离多,沟通越来越少。靳某长期得不到丈夫的关心和关爱,内心压抑无处倾诉,寄希望于用一纸判决迅速结束这场婚姻。

  判决不是终点,只有把矛盾化解了,才能真正帮助他们。于是,汤洁茹联合心理咨询师调解员臧珊云,与双方进行了沟通。通过对双方家庭情况及心理状况的摸底,准确探知了女方只是想通过起诉方式,引起男方的重视,获得更多的陪伴与理解。

  了解到她的情况,承办法官与心理咨询师与双方进行了长谈,从目前现状聊到往后余生,从自身观点谈到孩子立场,从理性法理讲到感性情理,逐渐把争议引向共识,把指责变为谅解,丈夫愧疚的向妻子道歉,夫妻双方最终解开心结,再度携手。随后臧珊云从家庭和谐、子女成长等方面给双方指出了未来修复感情的对策。

  看到夫妻二人重归于好,汤法官嘱咐:“茫茫人海中能结为夫妻是莫大的缘分,希望你们珍惜这段感情,遇事多换位思考,平时多沟通交流,给彼此更多的关心关爱,用心经营好这段婚姻,给孩子创造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成功的家事调解是一场法官与当事人的双向奔赴。该案系嘉祥法院在家事案件中引入心理咨询师调解员成功化解矛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嘉祥法院利用曾子故里的文化优势,将曾子思想融入家事审判,与县妇联积极构建联动平台,指导县妇联“嘉和家事纠纷调解委员会”开展诉调对接,组建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调解员团队,持续探索诉前调解、多元解纷、家事调查、心理疏导、情感修复等渐进式家事矛盾化解新机制,促进了家庭关系的诊断、修复、治疗,实现了司法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有机结合,为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