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疫情在开庭 院长互联网解纷争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04日 | ||
李新英院长网络庭审中 与当事人网上连线 “现在开庭!”3月3日下午,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第五审判庭内,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该院院长李新英利用互联网庭审系统开庭审理了一起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案,案件当事人通过手机APP连线参加了庭审。这是疫情发生以来该院第51起网上开庭案件。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有效减少人员接触,又兼顾审判效率,李新英院长决定该案采用互联网庭审方式。庭前,李院长认真阅卷、熟悉案情和证据材料、列明庭审提纲,并熟练掌握了互联网法庭系统的操作规范,做好当事人互联网开庭的沟通、指引工作。 “因新冠肺炎防控特殊情况,为了避免人员聚集,本次庭审采取互联网开庭方式进行,今天由我独任审判……”开庭审理的案件原被告均对之前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不服,分别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将两案进行合并审理。劳动者认为自2011年2月6日起即被单位录用,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建立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却认为劳动者并未与其建立劳动关系。李院长在庭审中通过该平台有序安排诉讼参与人完成在线答辩、举证、质证等庭审过程,平台运行顺畅,视频画面清楚、声音传输清晰,庭审笔录实时撰写、音视频同步存档,整个庭审过程安全高效。案情涉及时间较长且存在单位改制等诸多复杂情况,该案将择期进行宣判。 “在严峻的疫情防控期,我们不仅要做到不见面、不聚集、不串门,更要利用智慧法院建设优势,保证审判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年后一开班,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新英即向干警提出了工作要求并带头身体力行。自疫情爆发以来,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根据防控工作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的需求,大力推进网上立案、网上信访、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网上执行等工作,最大程度的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需求,做到了审判执行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两不误。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