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审判业务 > 调研成果

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20日

  过去近20年来,中国的银行业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尽管有竞争,但大的格局总体稳定,大家在相似的商业逻辑下,抢客户、拼渠道、复制产品,在各自的“同业圈”对标同业。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业态、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带来新逻辑,悄然间,互联网金融已经通过平台化战略打开了传统金融服务体系之门。尽管互联网金融在大多数领域还未与传统银行会合,但其所带来的新金融战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直指中国银行业的未来格局,并对风险承担产生多维影响。

  自互联网金融在国内普及后,十多年间相继历经了初级发展、野蛮生长、转折发展等几个阶段,不可避免地对我国金融领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005年之前是互联网金融的初级发展阶段,那时主要帮助金融机构开展工作,提供网络基础支持,后来招商银行大胆尝试了在互联网中建立网上银行,就此开启了网络银行新时代。同期,2003年和2004年,淘宝网和支付宝相继出现,互联网金融开始从技术领域向业务领域过渡,网络贷款平台、企业众筹等联网新兴业态陆续产生。从2005年到2012年这八年间,互联网金融也仅仅还处于萌芽阶段,2007年中国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成立,P2P网贷正式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份子,也是互联网金融最具标志性的业务形态之一;2011年共有2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经国家批准获得支付牌照,这标志着互联网金融时代正式开启。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因为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转入门槛相对较低,所以有大量企业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更加稳定、众筹平台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P2P网贷平台大量增多、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保险成立、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成立;同时,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也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简化服务流程与办理步骤,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就此中国互联网金融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模式。但是,对应的监管工作却没能跟上业务的发展节奏,监管滞后现象严重。2015年下半年互联网风险事件骤增,因此从这时开始至今的四年多时间内,互联网金融经历发展、风险和监管并存,以及监管重拳下的行业出清阶段,为的是能够使其在更加健康的竞争环境和发展空间下平稳前行。

  比尔盖茨曾预言,“传统商业银行极有可能在二十一世纪‘灭绝’。”马云也曾说过,“如果银行自身始终保持不变,我们就主动去改变它。”当时银行并未预料到互联网的发展竟然会如此迅猛,所以并不重视互联网带来的影响,也没有重点对其进行发展,但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事情离开互联网根本无法解决,互联网的重要性愈发明显。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19年中旬,中国共有8.53亿网络用户,上半年新增3000万人左右;互联网普及率为61.2%,较2018年底再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2.25亿,占整体网民的26.3%,较2018年底增加305万人;城镇网民规模为6.3亿,占比达73.7%,较2018年底增加2293万。互联网用户的增多为互联网金融提供充足的客户资源,在技术的促进下,互联网对金融业产生的影响日渐加深。互联网金融由于所涉及的领域与商业银行高度重合,因此正逐步削弱商业银行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信用创造的三大功能,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冲击着商业银行,并将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

  当传统商业银行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后,纷纷顺应潮流而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几大国有银行相继做出行动,工商银行推出“e-ICBC”;农业银行提出“再造一个线上农业银行”战略;中国银行在同业内率先设立网络金融部,主攻电子商务等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建设银行推出“善融商务”等,股份制银行更是积极跟进,招商银行的轻型银行战略、光大银行“1+4”移动金融体系战略、平安银行智能化零售银行战略等,可见互联网金融已经直接对商业银行内部产生影响,这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挑战。但国内商业银行没能正确了解互联网金融产生的风险,也不重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风险管理工作不到位、应对措施没效率,这使得商业银行承担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商业银行是金融行业主要支撑点,过度风险承担会对银行安全产生威胁,继而引发金融安全隐患,金融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十九大强调:“要坚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时刻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在过去一段时间中,金融安全受到高度重视,中央曾于多个场合多次提到要“维护金融安全”,可见政府金融工作已将“金融安全”纳入重点工作范畴。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互联网金融如何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进行系统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互联网金融愈发普及的过程中,“互联网+”逐步向各行各业进行渗透,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活力,扩大了经济的发展空间。可以肯定是的互联网金融不仅会对传统金融产生影响,同时也加快了国家金融的改革进程,与传统商业银行形成竞争对立关系,扰乱了商业银行的舒适圈,使得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关系更加紧张,银行风险由此大幅提升。但如果因此而认定“互联网金融的存在提高了银行风险”过于片面。本文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金融自由化的逐步实现为基础,伴随金融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行业兴亡逻辑被打破,金融业长时间的“公平”发展局面已经不复存在,条条大路通罗马似的战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景下,如何更好地对市场进行整顿、如何及时控制风险、如何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等都是需要及时制定应对措施的重点,风险研究工作也要尽快提上日程。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具体影响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可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等,研究结论对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战略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谢平.迎接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机遇和挑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9-3.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昌润路23号 电话:0635-8434838 邮编:2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