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血依然浓于水——一位特邀调解员的调解侧记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15日

 

1

1

 今天,一对积怨很深的兄妹达成了调解协议,我完成了一次最初看来几乎不可能的调解。

  这对姐弟都五十多岁了,而且弟弟刚做了开颅手术不久,由于自己父母一辈子不和,直至两位到因病离世都没有原谅对方。两姐弟也因此站在了两个阵营,姐姐与父亲感情比较好,弟弟和弟媳感情上倾向于母亲。老爷子在离世前把家中仅有的一套房子自己所拥有的份额以遗嘱的形式留给了自己的女儿(老大太因病先离世,没有遗嘱)。因此,姐姐起诉弟弟依法分割房产。

  我刚看到起诉状的时候,心情很复杂,从心里为这一对姐弟感到心疼,这是一对典型的因原生家庭的不幸而深受伤害的姐弟。

  在与姐姐的交谈中,我明显的感受到姐姐对父母,尤其是对母亲的怨恨,而且她将这种怨延及到自己弟弟身上。而且她对我的调解的态度是排斥的,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一个屡受伤害的小动物,在动用所有的可能保护自己,言辞犀利、态度敏感。

  怎样打开她封闭的内心,呼醒她作为姐姐的柔情呢?我先耐心的倾听,一点一点引导她把不堪的过往倾诉出来,然后我给她讲了我老舅和姨妈的事。我老舅和姨妈大多是因为我外婆的原因争吵了半子,后来我小姨得了疾病,我老舅推掉了所有事情陪我小姨走完了最痛苦、最难熬的几个月。我又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让地明白,亲人间矛盾的产生,大多是因为所站角度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和猜测。慢慢的,姐姐的眼神柔和了许多,言辞也変的温和了许多。我知道这么多年的积怨,她需要时间,我把手机号留给了她。

  期间,她给我发了几次信息交流,两天后她打来了电话,表示了和解的意愿。我长舒了一口气,马上约了弟弟和弟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的倾听,真诚的劝解双方。给自己一个机会,放下过去。给双方一个机会,修复亲情、化解恩怨。若干年后,你们都会为今天所做和解的决定感到欣慰。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当弟弟说了一句:“姐,我送你的时候我的眼泪都快下来了。“调解结東了,双方真正的化解恩怨还需时日,但毕竟这个开始给了双方和解的可能和机会。

  其实,正如我对这一对姐弟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亲人之间矛盾的产生,大多是看问题所站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再加上欠缺的沟通。因此,亲人之间最重要的是宽容,因为不同角色的人,很难有真正意义的感同身受。

  真切的希望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能追着太阳跑,感受到的是温暖和灿烂,即便是有阴影,也都抛在了身后。

  作者:东昌府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 张玉平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邹城市普阳山路996号 电话:0537-5237606 5258707 邮编:2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