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网站!

那一刻,你的泪水洗尽了我梦想的铅华

2016年12月01日
作者: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
打印 分享到:

梦想,能支撑一个人走多远?

2010年,大学刚毕业的我拿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这个敲门砖勇敢的走向了“我要成为一名法官”的道路。回想起来,除了用“勇敢”形容自己,或许梦想的力量真的能够支撑一个人走很远。

毕业后两年,一边工作一边考试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机缘巧合考上了江西九江法院系统,来到了一个有着美丽传说的地方—星子,正如名字这个庐山下鄱湖边风景如画的地方给了我星火燎原般的希望。虽离家千里,但我告诉自己,这里终归是实现梦想的地方,享受在此的每一分钟,不必四处张望,不必窥视远方,因为远方再远都远不过故乡,因为我将在此为梦想披上庄严的外衣。

初到法院,我被分到了刑庭做书记员,并兼职研究室宣传工作。虽然白天开庭做记录,晚上加班写宣传稿,但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儿。每每开庭,当审判长把我的名字读出的那一刻,当听到法槌落下的那一刻,犹感胸前的法徽熠熠生辉。我提醒自己,要变成一粒种子扎进法律肥沃的土壤里,脚踏实地、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因为终有一天我也会坐在审判席上,用我的知识、我的努力、我的信仰为梦想涂满绚烂的色彩。

梦想,与现实到底有多远?

当我怀揣着希望,手提着信心一路跌跌撞撞走进了法院的大门,正打算满腔热血投身于崇高的审判事业,起初的兴奋与激情却很快被残酷的现实冲醒。

到法院第二年,被调到研究室工作,因为院里缺人,几年来研究室都是一个人的战场,任务多的时候往往应接不暇,业务庭对研究室工作配合向来较弱,加上年底考评任务重,时间一长身心疲惫,感觉像一列偏离轨道的火车,笔下的文字也变得虚无缥缈,常常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何在。

虽一度向往业务庭,但偶尔经过,看到业务庭法官案头堆满的卷宗,听到办公室时而传来激烈的骂战之声,悉数法官人身遭到威胁伤害事件不绝于报端更是感到痛心疾首。。。在和年轻同事交流时,大家已鲜有意气风发之状,这让我有些心灰意冷,当初的梦想似乎变成了幼稚的幻想。

负重前行下,悄悄的把法徽放了起来,或许是藏在了心底。我不禁问自己,梦想,与现实到底有多远?

那一刻,你的泪水洗尽了我梦想的铅华

记得一个周末,我参加了一场邻院间的羽毛球友谊赛,参加者都是85后年轻人,领队是一名具有丰富审判执行经验的老法官,比赛结束后,两院同事聚在一起小酌一番,在回去的路上,已微醺的领队开始跟我们讲话,“这几年考进法院的年轻人都不错,你们是法院的希望,你们一定要好好的留在法院,要相信法院,要建设法院,千万不能放弃。” 在我看来,这些话并不是醉话,更像是心里话,说到此,他开始哽咽,“我,25年,把青春都给了法院,院里没有几个人懂我。。。”他哭了,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审判执行经历的老法官在一群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面前掉下了眼泪。。。

车里很安静,除了他的哽咽声,就只剩我们几个人的呼吸声。我和一个要好的女同事把本来握在一起的手下意识握的更紧了。。。。这个干过审判,搞过执行,有着二十多年审判资格的法官,年轻的时候,曾遇到暴力抗法事件,被被执行人用铁锹打击头部,造成头部重伤,伤好后继续投入工作,热忱度却不减当年。不吃当事人的饭、不抽当事人的烟,曾把当事人送到家里的东西扔出门外。。。院里有的同事说他太过固执迂腐,但更多人说他是一个心里装着当事人疾苦的法官。

这个嗓门大、走路快,有着北方性格的南方男人,让我们年轻的梦想不再变得那么悲伤与失望,因为那一刻,他的泪水让我们懂得梦想并不是固有的美好,它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用心血、用担当、用行动去建设,哪怕遇到再大的挫折,哪怕这一路注定坎坷。

今天,我已然身在故乡,这让我倍加感恩与珍惜。当燃灯者的精神洗尽了我梦想的铅华,当司法改革的脚步越来越近,我尤为想说,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法官,我们仍是有梦想的一代,我们梦想着在我们的努力下,社会公平与正义能以更加有力的方式彰显!我们梦想着在我们的奋斗下,共和国法治进程能以更加强劲的姿态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