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网站!

城阳法院首期“夜间课堂”开讲

2022年07月29日
作者: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
打印 分享到:

                     

1

1

2

2

4

4

5

5

   7月28日晚,城阳法院举办首期“夜间课堂”,民一庭法官张春贤进行了“第一讲”。党组书记、院长肖政主持活动并作开班式讲话,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员额法官及全院干警参加了本次活动。

    张春贤围绕“如何撰写高质量裁判文书”主题,以大案要案为范本和案例,从高站位、开思路、深融合三个方面,通过以案说法、案例分析、政策解读等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出了撰写裁判文书值得思考与借鉴的独到见解。

  课堂知识点

   1.撰写高质量判决的前提:高站位,既要有政治高度,也要有司法温度;既能实现个案公正,又能进行价值引领;既能引起共鸣,又能传递正能量。

   2.撰写高质量判决的重点:开思路,在遇到新问题时,要具有开放型思维,多种方式探求立法精神,不拘泥于条文本身。

   3.撰写高质量判决的关键:深融合,判决书要合理布局,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情、理、法深度融合,增强判决的可读性,引起共鸣。

  课堂互动

  提问1:法官助理、书记在撰写裁判文书中应该发挥何种作用?

  张春贤:书记员职责不包括撰写裁判文书,但对于法官助理而言,法官应该与其建立平等的互学关系,鼓励其发表办案意见,并在其撰写法律文书的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实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提问2:如何平衡裁判文书说理不足和言多必失的矛盾?张春贤:每份裁判文书均带有法官强烈的个人印记、气质和特点,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取决于法官日积月累的表达力、理解力、判断力,与裁判文书的长短没有必然联系,因此,需要法官在平常工作中以优秀案例为师多练多写,不断提高个人业务素质。

   肖政在开班式讲话中强调,开展“夜间课堂”是终身学习的需要。要以“夜间课堂”为契机,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开展“夜间课堂”是提升司法作风能力的需要。利用晚上时间充电和学习,将8小时的工作时间全身心投入到执法办案中,这本身就是转作风、提能力的生动实践,也是从严管理和从优待警的有机统一。希望全体员额法官将撰写的每份判决文书都作为对司法作风能力和个人业务能力的一次检验和磨练,坚持以干促学,提升本领,转变作风。

  精彩的讲解、积极的互动引发干警热烈讨论,干警普遍认为此次授课干货满满,重点突出,讲解透彻,对提高裁判文书撰写质量很有指导意义。

    今后,城阳法院将建立“夜学”制度,采取“主持人+主讲人”双讲师模式,坚持全员参与、共同经营的办课思路,每两周举办一次“夜间课堂”。为保障授课质量,鼓励干警参与,年终将开展最优课件、最优讲师评选和表彰活动。此外,城阳法院将打造“越夜越精彩”课堂品牌,坚持开门办课方针,创新授课模式,打破就法说法限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同时也鼓励干警发挥特长,就法律之外的开放性话题进行交流探讨,推动“夜间课堂”办出特色和品牌,确保干警学出热情、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