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宣传周】请注意,这些行为都是侵犯知识产权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27日 | ||
【知识产权宣传周】请注意,这些行为都是侵犯知识产权 在4月26日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东港法院结合真实案例,为大家总结了几类司法审判中多发,但在日常生活、经营中常常被大家忽略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带大家一起做知识产权明白人,向侵权说不! 1.使用网图制作公众号、抖音等 原告某图片公司诉被告某咖啡馆 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 被告某咖啡馆在其发布的微信公众号中,未经原告许可,从百度网站上搜索下载使用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摄影作品,原告发现后诉至本院,要求其删除侵权文章,并赔偿其版权费和维权损失。本院经审理后依法支持了起诉请求。 法官提醒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编写微信公众号、PPT、抖音时,从网上复制、下载、截图、转发、分享各类信息已成为常态。擅自转载虽然能带来一时的方便,但有可能侵犯他人著作权,可能需要承担删除文章、登报赔礼道歉、赔偿其版权损失、赔偿其维权开支等多种法律责任,且发布平台是否商用及是否盈利均不影响侵权行为的认定。 2.倒卖或免费向他人传输二手网课 原告某科技公司诉被告申某(化名) 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 申某通过正规途径向某科技公司购买了该公司制作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辅导课件及资料进行学习,后未经某科技公司许可,以低廉的价格通过网络购物平台、云网盘对外出售、复制、传播,实际销售金额3000余元。后某科技公司诉至本院,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公开道歉。本院经审理后判决申某停止侵权,同时赔偿高额损失,并公开书面道歉。 法官提醒 很多同学在公考、教考、工程师考试后,会把自己购买的正版网课挂在闲鱼等平台售卖“回回本”,或者复制拷贝给有需要的亲戚朋友,这种行为涉及侵犯权利人的作品发行权、复制权、网络信息传播权等著作权。并且由于网课易于复制、传播,一旦二次售卖,往往给权利人造成远大于售卖金额的损失,因此最终法院判决的赔偿金额也往往大于侵权获利。 3.“加盟”合同到期后继续使用原授权商标、商号 原告某园公司诉被告某园环保公司 商标侵权案 某园公司与某园环保公司于2021年1月29日签订合同,原告将其持有的“某园”净水设备商标授权给被告销售使用,授权期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后原告发现被告到期后仍然在其经营商店的门头标识及室内装潢中使用上述商标,认为其侵犯了商标权,其名称中使用“某园”文字构成不当竞争,故诉至本院。本院经审理后判决被告停止使用并赔偿损失。 法官提醒 许多市场主体与商标、字号持有人签订“加盟”合同,在授权期间内制造、销售带有商标的产品或使用相应字号。尽管这种权利是合法取得的,但在授权期满后继续使用则失去授权依据,构成侵权,可能会承担停止使用、赔偿损失等责任。因此在授权期满后应停止在产品上使用相应商标、字号,并在企业名称、经营场所招牌装潢、广告宣传中移除,以免构成侵权。 4.销售带有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商标的商品且无法证明合法来源 原告某花卫厨公司诉被告某卫浴经营部商标侵权案 某花卫厨公司持有的“某花”商标系厨卫家具商品领域的驰名商标。后原告发现,被告售卖的产品上所标注的“某花”图文标识与原告的“某花”系列注册商标构成近似,认为其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遂诉至本院,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其损失。本院经审理查明,被告商品上的某花文字与原告商标中的某花文字近似,容易导致混淆,且被告未能证明所售商品的合法来源,故认定其侵权行为成立,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法官提醒 本案被告之所以会败诉,很大程度上是其没有从正规的渠道进货,贪图便宜,从“不知道哪儿来的货车”处进货,对于产品也未认真审查。这就提醒经营者在销售产品时,进货渠道一定要正规合法,确认供货商享有相应的经营资质、合法授权,同时进货价格要合理,切莫贪小便宜。对于所进产品也要认真检查与授权产品是否一致,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留好进货单据、供货商信息等证据。 5.泄露、出卖个人网店注册信息 原告某文化公司诉被告史某(化名)著作权侵权案 史某在某网站开设的网店未经授权,售卖某文化公司制作的数学专业考研课程。某文化公司认为史某已侵犯其著作权,遂诉至本院,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在庭审中,史某陈述该网店确实是自己开设的,但在大学期间,被人以100元的价格从其手中将网店的账户、密码、身份证信息买走,该网店并非自己实际经营。由于史某并未提供该网店受让者的信息,且注册店铺后未尽到管理义务,转让店铺后未进行更名。本院经审理后判决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史某可向实际侵权人进行追偿。 法官提醒 通过收购他人网店注册信息,多次转卖后从事盗版等侵权行为在目前是一种多发现象,虽然网店注册人可能不是实际的侵权者,但因其无法提供其名下网店收购者的信息,也未对其名下的店铺尽到管理注意义务,亦需承担侵权责任。本案提醒大众,千万不要贪图一点小便宜而泄露自身关键信息,小糖果背后藏着大陷阱。 |
||
|
||
【关闭】 | ||
|
||